爱读书 > 重生耽美 > 重生完美女神 > 第147节

这不!

刚进来,十多分钟时候,大家都还聊得好好的,也就是互相打招呼认识的阶段,但是半个小时后,群里面就疯了,这哪里是交流学习的呀,去哪里玩,甚至还有人说,零距离网吧魔兽开黑,有没有人来?

而偏偏,荆棘圆桌还要求他们做老师的,在群里别暴露自己老师的身份。如果有人问问题,实在没人回答,他们再出场。

其实,郭晓波觉得,校长就不应该这么搞,要知道,有一个人说要去网吧,搞不好其他人也就想跟着一起去了。

学坏一分钟就行,学好是难上加难,而qq群,因为人更杂,无疑是更容易学坏的地方。

“看吧,我看不出两天,就全级都要烂掉了。”

郭晓波这么想道,但最终,还是不得不宣布——放假了,大家都散了吧。

高一的情况,是这样,毕竟对于高一来说,现在的他们还是最无忧无虑的时期。反观高三,则没有这么乐观了。虽然有人加入了进来,但是,大家基本上很少说话。聊的最多的话题,是怎么学校转性了,竟然开了个全级群?高三这一次的寒假因为只放十天,所以,加不加这个群,对于他们来说,其实意义都没有那么大。不过,高三此时的环境其实又是最好的。毕竟,正因为时间短,所以大家也基本上就是呆在家里做作业,如果遇到不会的,上来群里问一问,无疑,效果会很好。

最复杂,应数高二,也是荆棘圆桌重点研究的对象。几乎可以那么说,两极分化严重。对于大部分的女生来说,似乎已经认识到了时间的紧迫性,所以很认真,而对于大部分的男生来说,作业学习都是次要的,放假才是关键。荆棘圆桌预测,或许只有到了差不多重新上学的那段时间,这个群的作用才能真正体现出来,而且还是负作用,比如说谁做完了作业,能不能拿来抄一下。

这算是荆棘圆桌的一次实验,如果qq群的作用是可以发挥出来的,那就继续,如果不能,那就让群主把qq群解散了,其实,这些都是些很简单的事情。

建立qq群的目的,如果能真的实现十分之一的学习的功能,那么其实已经很不错了,毕竟,就洛可可自己当学生那段时间,已经有了深刻的体会,大多人都不知道学习是什么东西,能吃么?而接下来,是静观其变,之后,大概过一个星期,或者两个星期,荆棘圆桌将会有人专门出来带节奏,毕竟现在放假才刚刚开始,要是一开始就有人出来问,这道题怎么做,别人肯定会觉得,你这人是不是演员啊。

不过没错,其实一开始,洛可可就已经打算用演员来营造学习的氛围了。

学习氛围,是需要营造出来,当群里人都看到,不少人在认真学习,或者说晒自己的成绩单,甚至搞不好,还有一个搞事精,在群里说,不好意思,全级第十,你们都是垃圾。会不会有人想要打第十的脸而突然奋发向上?就如同曾经的徐剑文跟洛可可,现在徐剑文成绩也不差,每次都是全级前五十到二十。

只能说,这些都是些很有趣的东西,至于能不能成功,说真的,不好说,但起码,失不失败,荆棘圆桌都努力过。

第一百三十四章 寒假行动

在洛可可专门建立的荆棘圆桌成员群中。

即使已经到了寒假放假了,然而所有人还在群里讨论着接下来的行动细节。

一批人负责装逼,晒成绩;另外一批人则负责问问题。

其实,无论是晒成绩,还是问问题,都不是重点。

重点是由此而引发的群员的广泛参与。

比如说:妈的,每次考试都是五百名开外,我没救了。然后附上成绩单,当然把名字给遮挡住。

之后不自觉就会引起其他人的广泛讨论,并且参与。

“你还有五百,我他妈六百。”

“本来考完的时候我还以为自己考得挺好的,结果,唉,不想说了,心累。”

“话说第一多少分?我就想知道自己跟第一差了多少。”

“这一次的第一应该又是许倩吧。”

“谁知道许倩考了几分?”

对于差生来说,或许许倩给予他们更多的反而是打击,但是对于前五十的学生来说,这些人可能平时看起来挺谦逊的,但别被他们的谦逊表面给蒙蔽了,其实他们一个个都自大的不行。

凭什么许倩能拿第一,他们不行?

而且,当看到自己排名之下的人,不用说,这些人肯定都是轻视着的,他们的目光,只会看到自己的正前方。

这一个!跟我只差了一分。

原来,我前面的前二十也不过如此嘛。

要是再加把劲,说不好我就是前十!

而为了强化这种氛围,肯定,荆棘圆桌又会搞事。

特意安排一名老师公布了全级前两百的成绩。

对自己是老师的身份也不避讳,不过,这名老师的人选,也是有讲究的,必须是最亲民的那种,很好说话,很受学生爱戴。

这名老师一出来,什么平均分、方差、标准差,仔细一研究,最后得出一个结论,前二百要想进去真不是一件难事。大家其实只要把原本110的数学,提高10分,把原本70分的三门理科,也分别提高10,那你的排名就很有可能进入这些人的行列。

的确!

无论从那个角度来说,秀中的底子还是太差了,只要大家努力一下,前两百真不是什么问题。因为秀中的整体质量,还是无法


状态提示:第147节--第1页完,继续看下一页
回到顶部
http://www.520dus.com/txt/xiazai187638.html